首页  资讯  会展  采购  配套  出口  三资 

 当前位置:资讯 > 其他资讯 > 高端访谈

高端访谈

航盛杨洪: 坚持长期主义,打造百年航盛

时间:2024-01-03 来源:中国汽车报网  作者:管理员

【汽车供应商网】编前:1993年,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航盛”)正式成立。立足于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窗口城市,航盛电子从一家负责来料加工的小厂,一步步发展成长为如今的国内汽车电子龙头企业之一。航盛举行30年庆典之际,《中国汽车报》总编辑桂俊松与航盛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兼总裁杨洪进行了一场深入交流,一起探讨航盛成长的30年经验,航盛发展的内生驱动力,以及航盛未来的目标愿景。


访谈主持:《中国汽车报》总编辑 桂俊松(左)

访谈嘉宾:航盛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兼总裁 杨洪(右)


“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或者企业家的成长,都需要与时代同频共振。”


桂俊松:航盛成立于1993年,听说当年还是中航工业集团设立在深圳的“窗口企业”,其前身是南航电子下属的一家汽车音响厂。对于航盛这么曲折的创业故事我非常感兴趣。


杨洪:创业的故事充满艰辛,一言难尽,简单回顾一下:我曾在陕西〇一二工学院担任团支部书记、电子系副主任,1990年,学校要为其在深圳的企业物色一位副总经理,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培养,我懂专业且有管理经验,因此被派往深圳。两年后,我调任深圳南航电子工业总公司(以下简称“南航电子”,直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)副总经理,分管公司经营工作。

1993年,我又被组织任命组建航盛,出任总经理。彼时,南航电子创办的多家企业包括音响厂,仅靠来料加工业务难以生存,都处于亏损状态,这让我深刻体会到,企业的研发和市场两头在外,是不可持续发展的。所以,航盛正式成立后,我们立志必须要自己做研发,把制造、采购、销售等全价值产业链掌控在自己手中。


桂俊松:从“三来一补”的加工制造转向自己做研发、做汽车电子,航盛迈出了发展的关键一步。当然,这种发展模式转变的背后,是巨大的时代力量的驱动。想问一个形而上的问题:对于优秀企业和其所处时代之间的关系,您有着怎样的认识?


杨洪:有句话叫“不是英雄造时势,而是时势造英雄”。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或者企业家的成长,都需要与时代同频共振。实际上,从我1990年来深圳,到1993年创办航盛,都可以理解为是在紧密跟随改革开放浪潮,积极响应小平同志南巡谈话。

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,拥有开放创新和市场化的土壤文化,孕育了一大批优秀企业。根植于此,航盛从238万元注册资本起步,一直发展至今,更要感恩时代赋予的机遇。尤其是在艰苦创业的第一个十年,航盛把握住了改革开放的红利,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做出了成功的探索,并因此得以生存下来。

1993年~1999年期间,航盛处于快速发展时期,但每赚一点钱就要上交给南航电子,缺乏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,受体制机制问题制约严重。不过,当时深圳不提倡发展独资企业,倡导实行股份制,认为这样才能有效参与市场竞争,加之上级单位领导非常开明,让我们解放思想,鼓励我们用特区敢闯敢试的精神,放开手脚闯出一条新路来。于是,航盛在1999年通过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,又在2001年转变为股份制公司。

在这个过程中,航盛在公司内部实施员工入股、持股经营,大家将自身利益与公司发展捆绑在一起,工作热情高涨。后来,我们又从外部寻找投资者,先引进了深圳高新投作为股东,后又获得东风南方的大力支持,经过一系列投资、担保,不仅解决了公司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的资金难题,更重要的是使公司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,走上了发展快车道,从1999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,其后4年时间里每年翻一番,到2003年至8亿元,再到2004年的12亿元,销售数据屡创新高。


“自主创新、文化护航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。”


桂俊松:自主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,也是航盛电子的成长基因。30年一路走来,您如何理解创新的价值?


杨洪: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,重在创新,贵在自主。自主创新不等于闭关锁国,在努力实现自主可控的同时,还要与时俱进、对外开放。当然,我们也不能将自主创新片面地理解为技术创新,还需要体制、营销和管理等多方面创新的配合,才能获得更多发展空间。所以第二个十年,在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后,我们提出了3个创新目标,即技术创新、管理创新、营销创新,重点抓研发、抓质量、抓制造和供应体系等。

对于企业的创新而言,技术创新无疑是最为关键的。公司在研发投入、研发团队规模和能力,以及技术人才引进上不遗余力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目前,航盛拥有业内首家“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”。管理创新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,其中,质量始终被放在第一位。航盛一直坚持质量至上,提升质量管控能力,同时消化理解各个车厂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,建立了自己的体系竞争力。因此,我们获得广东省政府质量奖、深圳市长质量奖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市长奖。航盛还连续10年担任深圳市质量协会会长单位,以推动质量发展作为使命。

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也发挥重要作用,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部分。我们常说,企业规模小时决策靠个人,企业发展了决策就得靠班子,再发展了就要靠团队,更大规模就要靠文化引领。在发展过程中,航盛的企业文化逐渐梳理成型,我们提出了诚信、专注、拼搏、创新的核心价值观。我们确立的愿景目标,要求航盛具备全球视野,把自主可控与开放合作相结合,构建全球化技术水平、客户资源与供应商资源优势,着力做好国际化与本土化。

同时,我们强调要“以人为本”,尊重人、关心人,使人才真正地发挥强项、补齐短板,帮助员工更好地成长。“以德为先”的企业文化内涵,则要求我们要平等地对待合作伙伴与供应商。实际上,一个企业或品牌是否成熟,有两个判断标准。一个是以客户为中心,想客户之所想,急客户之所急,满足客户之所需;二是把供应商当成真正的合作伙伴,具备与供应商共赢的能力。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关系应该是基于长远战略,在合作中互相尊重,做到利他利己、共荣共赢。

在后续发展中,我们结合国家倡导的文化自信,将“科技创新、文化护航”作为航盛发展理念。其中,科技创新就是要求注重研发、科技投入,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不断发展;文化护航就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,在“做事先做人”、“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”等文化的引领下,朝着百年老店的目标奋进,做到基业长青。


“坚持长期主义,把打造百年航盛的基因传承下去。”


桂俊松:回看航盛的发展历程,30年的三个发展阶段非常分明。第一个十年是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,解决了发展的前提问题;第二个十年是自主创新谋发展,与整个汽车产业共同成长;第三个十年是聚焦变革和突破,加快转型升级。这30年来,虽然时代与产业都在发生变化,汽车电子本身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丰富,但航盛始终坚持深耕汽车电子领域不动摇。请问杨总:航盛坚守长期主义,对一个细分领域如此专注的原因是什么?


杨洪:我想有两个方面的原因。第一,汽车行业蕴藏巨大的发展空间,市场的蓬勃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变化,都要求汽车产业不断加大对新材料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。尤其在技术创新领域,“新四化”浪潮催生汽车产业全方位变革,其中,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为核心发展方向,给汽车电子产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。目前来看,新能源汽车技术正处在创新与成长阶段,在颠覆性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上仍有创新的空间。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正处于窗口期,中国在市场体量、产业基础、协同创新、生态布局上具备一定优势。但面向未来的发展,仍需要我们不断地推陈出新,努力探索更好的替代解决方案。

第二,中国汽车产业起步晚、发展慢、核心技术突破难,自主零部件企业长期处于弱势地位,尤其在汽车电子领域,中国的产业基础与技术研发相对薄弱。对大部分零部件供应商来说,做某一个部件或在某个领域做到专而精很容易实现,但供应一个系统解决方案乃至跨系统融合解决方案,则要求企业拥有全面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资源整合能力。从这个角度来讲,我觉得值得投入一辈子的精力把企业发展好,把产业发展好,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。

航盛作为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之一,也是积极拥抱汽车产业变革,深入开展产品技术研发,逐步拓宽在新能源、智能网联、智能驾驶相关产品线。在电动化方面,航盛于2010年就已经开始战略性布局,逐步在新能源汽车“三电系统”及控制电子领域掌握了核心技术,实现从零部件供应商到系统服务供应商的转变;智能化方面,我们的前期研发投入也很高,并且不断加大开放合作,目前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、相关产品应用落地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。下一步,我们将在硬件可靠性和高质量上不断追求极致,努力让PPM(每百万零件不合格数)指标从个位数继续下降,不断趋于零。同时,基于在软件测试、软件开发和质量保障体系能力及安全方面的优势,构建在“软件赋能汽车”大环境下的强大软件能力。

对于汽车电子产业和航盛未来的发展,我持有相对乐观的态度。基于汽车电子广阔的市场空间及公司发展目标,我们一定要坚持长期主义,把目光放长远,练好内功,走出一条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的路。我也相信,经过一代代接班人的努力,把打造百年航盛的基因传承下去,坚持“守正创新”的理念,在遵循行业规律的同时,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,与时代发展相合拍,那么到航盛成立50周年的时候,应该可以成为“中国的博世”。


桂俊松:我觉得企业坚持长期主义,一定是在战略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设定的。正是因为当初对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潜力,以及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做出了前瞻性预判,同时又赶上了电动化、智能化发展的窗口期,才使得航盛具备了践行长期主义的条件。所以说,企业选择好战略方向很重要,方向正确了,之后的发展才会可持续,才会在关键节点实现突破式发展。就像我们的产值一样,未来随着航盛在新能源、智能网联赛道越走越好,我们终将在某一个时间点实现巨大跃迁。


“国际化是成为世界级汽车电子企业的必经之路。”


桂俊松:当下,中国汽车品牌“出海”是热门话题。中国汽车“走出去”,不止是整车“出海”,更是产业链的深度全球化,与世界产业链的深度相嵌。可以看到,伴随着整车企业“出海”,本土零部件企业亦在寻求海外扩张。而航盛在创业前期,就曾靠着“借船出海”开拓市场,这一措施对于今后发展至关重要。那么,在出口市场和国际化战略上,航盛现如今有哪些新想法?


杨洪:正如整个行业反复强调的,汽车强国的基础是零部件强国。站在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及电动化、智能化变革的关键节点上,中国汽车电子领域一定要有零部件的龙头企业。成为世界级、国际化汽车电子企业是航盛的愿景,我们正朝着这个方向迈进,而要实现这一目标,国际化无疑是必须要走的路径。

航盛从2009年开始布局海外市场,目前海外业务占据20%左右,接下来的这几年,海外业务将持续增长。我们的国际化战略中,相对聚焦于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区域。其中,由于市场大、订单多,以及得益于国家提出的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我们将重点布局东南亚地区;欧洲、北美等以前沿技术和高端产业为基础的国家,我们也会跟进布局。


桂俊松:航盛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,背后的原因有两点:一个是公司多年来与跨国整车企业形成非常好的配套关系,奠定了良好的基础;另一个是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出海步伐加快,也为我们优秀供应链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。


杨洪:的确如此。现如今,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,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成为出口的“新三样”。这背后不仅是我国自主品牌的崛起,也体现出全球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普遍认可,更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的体现。

同时,中国汽车出口海外的版图不断扩大,已经摆脱对亚非拉市场的依赖,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发起冲击。包括奇瑞、上汽、广汽、长城、比亚迪和吉利等自主品牌都纷纷加大海外布局,在海外市场腹地建厂并进行本地化研发,或是投资收购海外的汽车品牌。因此,我们也要跟随客户“出海”步伐,在海外建厂、做好本土化,把质量做好,提升配套供应、敏捷服务与交付能力,进一步实现自身业务的全球化,提升自身在全球供应链市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。同时与整车企业共建海外自主可控的供应链,于行业变革中相互扶助、共同成长,真正打造出我们自己的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!


桂俊松:“航有道,盛无疆!”航盛30年庆典的主题非常好。三十而立,祝福航盛心想事成!


企业推广 | 广告合作 | 友情链接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意见反馈 | 网站地图 | 加入我们 | 邮箱登录
版权所有:中国汽车供应商网 Copyright © 2015-2025 京ICP备09065995号-4

E-mail:service@qcgys.com , info@qcgys.com
电话:010-88560270、68420981
QQ:355321677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  • 更多配套相关信息
    请扫码关注公众号